<wbr id="h9lkw"></wbr>

    <wbr id="h9lkw"><center id="h9lkw"></center></wbr>
  1. <u id="h9lkw"><strike id="h9lkw"></strike></u>

  2. <u id="h9lkw"></u>
  3. 小情侶“嘗鮮”后雙雙中毒,黃花菜“食干不食鮮”
    2018-04-23   編輯:
        別名“忘憂草”的黃花菜,不僅不能“忘憂”,食用不當還可能中毒。日前,一對小情侶在食用“鮮黃花菜炒肉絲”后雙雙出現中毒癥狀,好在經過對癥治療很快緩解。
     
      31歲的小陳和男友17日晚到永清街一餐館吃飯,在服務員的推薦下點了一道時令菜“鮮黃花菜炒肉絲”。不到十分鐘,一盤高顏值、口感清甜爽脆的鮮黃花菜上了桌。從未吃過新鮮黃花菜的小陳吃掉大半,男友也吃了小半盤。
     
      吃完飯,兩人到附近的解放公園散步,不料先后出現胸悶惡心、上吐下瀉的癥狀,不得不連夜趕到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看急診。在詳細詢問了事發經過后,醫生告訴他們,這是吃新鮮黃花菜中毒了。
     
      國家化學中毒救治(湖北)基地主任、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中毒與職業病科主任醫師凌瑞杰介紹,黃花菜又名金針菜、忘憂草,既是花卉又是蔬菜。吃黃花菜講究“食干不食鮮”,這是因為新鮮黃花菜含有一種叫“秋水仙堿”的物質,在體內氧化后有較大毒性。
     
      有數據顯示,成年人一次攝入0.1~0.2毫克秋水仙堿(相當于鮮黃花菜1~2兩),就會發生急性中毒,主要表現為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消化道癥狀;一次攝入7~20毫克,則可致人死亡。對此凌瑞杰表示,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,秋水仙堿準確的中毒劑量很難量化,但過量攝入秋水仙堿的確可造成嚴重后果。
     
      醫學文獻顯示,山東濰坊一名22歲女性聽信偏方,每天煮300~500克鮮黃花菜根治療乙肝,不料18天后頭痛失明,后搶救無效死亡,死亡原因確定為秋水仙堿積蓄中毒。
     
      凌瑞杰介紹,黃花菜通常焯水后曬干吃,是因為秋水仙堿易溶于水且不耐高溫,經過焯水曬干即可去除毒素。市民如果確實想嘗嘗“鮮”,則應將新鮮黃花菜浸泡兩小時,焯水后再烹飪。


    97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毛片_色欲一区_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_av黄色在线观看
    <wbr id="h9lkw"></wbr>

      <wbr id="h9lkw"><center id="h9lkw"></center></wbr>
    1. <u id="h9lkw"><strike id="h9lkw"></strike></u>

    2. <u id="h9lkw"></u>